回国总结
外国语学院日语102班 杨桂枝
在宫崎的半年时间真的是眨眼即过。现在细细回想起来,有很多感慨和收获。
13年4月初接到学校的通知,得知自己可以去宫崎交换留学,当时都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真的是感觉受上天眷顾,给我难得的出国进修机会。当然这都要感谢各位老师一直以来的指导与帮助。进入九月,就开始陆陆续续的准备护照、签证、个人存款兑换、飞机票等。之前只是一直期待着,在准备手续、行李的时候才真正有了要去留学的感觉。去之前除了必要的手续之外,还要准备印章、给指导老师带的见面礼等等。
终于10月2号我们从上海飞到了鹿儿岛。在鹿儿岛机场有学姐事先拜托了一对夫妇来接我们。不过飞机晚点,很抱歉让他们等了一个小时。但是他们还是很友善地一路和我们聊天。到日本真的感觉到处都很干净,空气清新。环境绿化风景也都很好。
我们住在宫崎大学的国际宿舍里,宿舍管理员很亲切。刚到的时候还没开始上课,就是在宿舍,或者去周边逛逛,有什么不懂的问一下宿舍管理员她都会很热情地告诉我们。宿舍旁边就是超市,生活很方便。国际宿舍里也有很多日本学生入住,所以在宿舍也和很多日本学生经常一起聊天、吃饭。宿舍的洗衣房、浴室、厨房、休息室(有电视)是公用的。所以大家经常会碰到一起做饭,一起看电视,是一种很好的交友、锻炼口语的方法。
刚到几天之后,学校有留学生新生入学教育,针对留学生讲些在留学期间应该注意的事项,是由负责照顾留学生的“国際連携センター”的老师们主持的,在宫崎的那段时间有什么问题都拿去向这些老师们请教,多亏了他们的照顾。接下来还举办了留学生迎新晚会,晚会上结识了很多朋友,从那以后也经常一起出去玩。
关于学习,除了选修留学生适用的日语课之外,也选了两门和日本学生同等要求上的课。总体来说不是很难,老师也都会对留学生稍微照顾一点。
11月下旬,我们去宫崎的四个人一起去游玩了大阪、京都、奈良和神户。正值红叶的观赏期,在京都的寺庙、奈良公园领略了日本古朴、传统的文化底蕴。
12月7号我参加了宫崎县在住外国人日语演讲比赛。申请赴宫崎交换留学项目,在学校的选拔面试结果公布之前,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够来日本。所以在留学生入学说明会上拿到日语演讲比赛的宣传单时,就毫不犹豫的觉得一定要参加。写完底稿之后,就拜托母校南农大的石原老师,希望给予指导。石原老师不断地向我提出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让我不断的思考,挖掘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从10月中旬一直到演讲前一天,多亏石原老师长达两个月的指导,才侥幸获得了“最優秀賞”。

比赛当天,宫崎大学的“国際連携センター”的老师担任主持。这之前,这位老师不仅给我出了交通费,还借给了我演讲穿的正装。并且一直为我加油鼓气。演讲结束后,老师还给了我事先准备好的礼物,说看得出我努力了,算是给我的奖励。同时,担任留学生日语课的两位老师也来为我加油,我很感激。
我能获得“最優秀賞”,全是靠背后老师们的指导和鼓励。当天是宫崎县国际交流协会举办的第八届艺术节,日语演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活动同时举行。所以当天来的宫崎县民很多。演讲结束后,有很多人主动来和我聊天。很开心,很充实。虽说只是一次演讲比赛,但收获的远远超出想象。这是我在日本难得可贵的体验。
12月21号开始就是宫崎大学的寒假了。一直都在找兼职,但因为是外国人,而且留学时间短,都没愿意聘用我的。但是听说只招寒假的短期兼职有很多,所以就准备好简历到处面试。最终在宫崎机场的咖啡厅及免税店开始了打工生涯。过年期间是机场最忙的时候,原本打算只聘用我一个寒假的,由于工作认真卖力,负责人和店长允许我一直做到回国。兼职的两个月,和店里的日本人一起工作,大家都很认真,就算是再不起眼的工作都会尽心尽力做到最好。宫崎机场作为一个大公司,在那儿兼职让我深切地体会到日本公司的企业文化。两个月虽然很短,但是两个月的工作中,我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们对我的关怀和照顾,和店里的员工关系变得融洽起来,因为他们,宫崎让我变得不舍。最后临走前我去致谢道别,店长看到我说的第一句话:お帰りなさい。临别时大家都眼泪打转,我说:我会继续努力的,为了能够再来宫崎见到大家。这次打工是我在宫崎一大最难得的经历。
14年2月中旬,收到了在演讲比赛时认识的宫崎县国际交流协会的老师的电话,说是有台湾学生和“宮崎看護大学”的学生交流会,希望我能够去担当现场翻译。接到这个电话我感到无比荣幸。我很荣幸以翻译的身份,参加了台湾和宫崎县双方官方组织的“东亚民间交流促进事业”项目。结识了“宮崎看護大学”的各位老师和学生们,并且交到了台湾的朋友。第一次做现场翻译,虽然有很多不足,但是给以后的翻译工作之路一个好的开端。
2月下旬,学校组织了一次留学生冲绳见学旅行,“国際連携センター”的老师们也随行。借此旅行,和一直以来一起上课的留学生以及受照顾的老师们留下了珍贵、难忘的回忆。
总之,在宫崎的这五个月的时间里,认识了很多人,交到了很多朋友,有很多很难得的经历。我觉得到日本学习是必须的,但是学习的同时也要多和日本同学、老师或者社会人士等多层次的人交流,在交流中注意留心身边的小事,从一些经常容易被忽略的小事更能看出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的特性。往往这些小事更能引发一些思考,或许就会成为某个信念的转折。首先日本人基本都很亲切很热情,说话温柔细语。哪怕是路上的陌生人,都会点头微笑,说一句:こんにちは。不用担心有些地方不懂,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要你问一下旁边的人,他们都会很热情的为你解答。虽说中日关系现在不是很友好,但是他们绝对不会应为你是中国人而怎样。我经常在等电车或者图书馆碰到和我搭话,然后聊起来的。他们知道我是中国人还是很亲切地聊很多。另外日本的服务行业的服务态度众所周知的好。不管是车站检票员还是超市收银员、饭店服务员等等,都是面带微笑、轻声细语地与你交流,在我看来就是常常怀着感恩的心——感谢您的光临,也就是顾客至上的态度。他们找零或递小票都会确保双手递到顾客手上之后,恭敬的说:谢谢光临。等等有很多细微的地方他们都做得很到位。我觉得这就是日本人敏感,情感纤细,处处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体现。我最大的感觉就是他们很珍惜人与人之间互相友好共存的关系。正因为把他人放在第一位,才会细致到每一个细节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才会有为了不给周围添麻烦,所以要严于律己、尽力做到最好的思考定式。他们不会因为自己工作很累很辛苦,就不停抱怨,对顾客敷衍了事。在日本,在宫崎,我有幸亲眼看到日本人的真实生活状态,让我也不由得想成为一个能够细致到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严谨敏感的人。今后在工作生活中我都会以此为目标而奋斗。